孕妇在产后坐月子是我国特有的习俗,但是你知道吗,老一辈的传统坐月子经验可能是错的,不仅不能调养身体,还对产妇和宝宝有害!
在这里,小编罗列了坐月子常见的错误观念,妈妈应该注意避免。
坐月子要“捂”
婆婆和妈妈时代的老人认为,坐月子就需要“捂”。也就是说,妈妈坐月子时,房间门窗要紧闭,连窗帘也要拉上,并且身穿厚衣服,被子也盖得厚厚的,天再热也要穿长衣、长裤。
编辑
月子里防风防寒固然没错,但现在家庭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坐月子还像老一辈那样“捂”,对妈妈和宝宝都不利。
坐月子期间,妈妈应根据室内温度选择衣物,并注意开窗通风。
不论哪个季节,妈妈和宝宝都需要新鲜空气和阳光。
要包头防风
很多人都认为产后妈妈不能见风,因为风是产褥热的祸首。因而坐月子时不仅门窗紧闭,还要包裹头扎紧裤腿,严防风袭。
事实上,产褥热并不是由“风”引起的,而是一些藏在产妇生殖器官里的致病菌所致。
这多源于产前检查的消毒不严格,或产后妈妈不注意产褥卫生等,与自然界的风毫无关系。
现在来讲,妈妈只要不吹过堂风,空调、电扇不对着自己吹就没事,没有必要裹头扎裤腿,把自己裹得像粽子,特别是夏天,否则很容易中暑。
编辑
月子里不能下床
老一辈人认为,月子里妈妈必须卧床休息,一个月不能离床下地,甚至连饭菜都要端到床上吃,如此身体才能恢复好。
其实,这种做法弊多利少。产后长时间不起床活动,不仅会让妈妈没有食欲,没有力气,还可能导致便秘、静脉血栓、膀胱膨出、子宫内膜炎等疾病。
因此孕产专家提醒,分娩后妈妈身体虚弱,机体免疫力低下,卧床休息的确很重要,但这并不等于完全不下床,而应及早下床活动。
不能洗澡、洗头
传统观念认为,坐月子不能洗澡、洗头,否则会受风受凉,引发头痛、身体痛。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在过去,受居家环境和条件限制,洗澡或洗头可能会受凉。
但现在家庭都有淋浴器、暖气等,一般不会造成这样的影响。再者,产后妈妈容易大量出汗,加上恶露不断排出和乳汁分泌,身体卫生状况较差,更易让病原体侵入。
这就要求妈妈更要注意卫生,经常洗澡、洗头。从科学角度讲,产后完全可以洗澡、洗头,这样才可使妈妈身体清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身体恢复,还可以解除肌肉和精神疲劳。
因此,妈妈只要伤口愈合了,家里有洗澡条件,都可以洗澡、洗头,只要注意水温和保暖就行了。
编辑
产后不能梳头
老一辈习俗认为,坐月子不可以梳头,否则头发会大量脱落。
其实,在怀孕期间,由于激素的作用,头发的正常生长周期延长了;分娩后,激素水平急速下降,会有较多头发脱落,这是正常现象,并不是梳头所致。
一般待激素水平稳定以后,脱发的情况会慢慢改善。因此,坐月子期间妈妈完全可以照常梳头。
月子里不能刷牙
民间有句俗语“生个宝宝掉颗牙”,认为产后妈妈不能刷牙,否则容易使牙根松动,造成牙齿酸痛、松动、脱落等。
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妈妈应该更注意口腔卫生。因为产后妈妈需要补充营养,进食次数增多,食物残渣留于牙缝中的机会也较多,易影响口腔的卫生,引发口腔疾病。
孕产专家指出,只要妈妈体力允许,在产后完全可以和平时一样每天刷牙、漱口。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罗列出的6种错误的坐月子观念,大家记得不要再这样做。
现在生活水平与之前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要科学坐月子,好好调养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