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季多发的子宫内膜炎一招解决 [复制链接]

1#
子宫内膜炎

据统计,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超过20%,炎热夏季可高达50%以上;断奶后不发情、返情、屡配不孕的母猪85%以上是由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加上抗生素和化学药的滥用,造成病原微生物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使此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治疗效果很不理想。

哪此情况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炎

1、产程超过4.5小时的母猪

生产是母猪一生中最大的应激,在产仔过程中母猪会调动身体所有能源集中在生殖系统去完成产仔过程,相对来讲其它组织器官功能就会下降,那么产程过长会造成母猪体能消耗过大,同时免疫功能也相应降低;子宫和产道的出血、水肿和血肿等,产后恶露不净,产后便秘、产后子宫不能复原、产后感染和子宫内膜炎等。

2、产仔数在13头以上的母猪

产仔数在13头以上往往产仔时间都比较长,体力消耗大,极易感染发生子宫内膜炎,并且产仔数多的母猪往往是生产性能优良的母猪,因此更加需要保护好这样的母猪。

3、头胎母猪与原种母猪

头胎母猪和原种母猪是猪场的动力源泉,头胎母猪窝产仔数少,食欲比较旺盛,最容易出现胎儿过大,加上头胎母猪产道狭窄,产道损伤,非常容易出现产后感染。更重要的是头胎母猪和原种母猪购买和培育的费用高,如果因子宫内膜炎被淘汰,损失非常大,因此要对这两类母猪保持高度的
  

母猪产完排出胎衣后用聚维酮碘按1:倍稀释,对后躯及尾根进行严格的清洗消*并擦干。因分娩时子宫颈打开,消*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降低感染压力。

2、对已发的子宫内膜炎进行正确清宫

我们从来不建议只要母猪产完就进行插管投药,什么宫炎净、宫炎丸之类的,健康的、正常分娩的母猪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子宫的自洁功能去维持产后的子宫健康环境,对于不管三七二十一产后就清宫的做法,就把这些本来无需干预的子宫内环境扰乱了,到头来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反倒提高,这里面一定是有一部分养殖户曾经深受其害,自不多说。

那么我们主要是针对已发的子宫内膜炎要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法,这里面我推荐给大家一个处理流程:

第一步,注射缩宫素30单位,随即用生理盐水毫升一次性冲洗子宫,目的是打开子宫皱褶,溶解宫内炎性物和组织碎片,利用子宫的收缩将其一并排出体外,为了下一步让药物直接作用到子宫内膜而不是隔靴搔痒。

第二步,冲洗完子宫,间隔6小时向子宫推入敏感药物,国为引起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比较复杂,包括大肠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化脓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假单胞菌、病原性真菌(如念球菌、放线菌、毛霉菌),所以在选择用药的时候一定要具有广谱性和敏感性,我们推荐一个超实用的配方:林可大观霉素3支+甲硝唑毫升+鱼腥草50毫升一次性推入子宫,轻症一次,重症隔天再用一次。

第三步,对于已经引起全身感染,发热不食的母猪采取肌注方案:鱼腥草30毫升+林可大观3支混合,另一侧氟尼辛葡甲胺20毫升,一天一次,连用3天。

3、强化产前产后保健 

首先对于一个常发病要有一个未病先治的观念,子宫内膜炎既然发病这么普遍,尤其在夏季更是高发期,那么我们就应该有针对性的对提前预防这样的问题发生。我们推荐硕腾的利霉素-44做为预防本病的首选药物,规模场按1公斤拌料0斤,母猪产前7天至产后7天投药;散养户按每头母猪每天一勺(自带专用勺),产前7天至产后7天投药,既解决了母猪产后三联症(产后感染、子宫炎、乳房炎)又解决了哺乳仔猪细菌性下痢问题,同时大多数母猪也不需要打针消从和插管清宫了,一举三得!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