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郭女士,绝经4年,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色鲜红,呈点滴样,偶发出血量多,淋漓不尽,伴头晕、全身乏力,下腹部下坠不适,无皮肤出血点及紫癜,彩超提示:子宫宫底处低回声,子宫内膜不均匀性增厚并回声不均匀,行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样癌。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会出现阴道出血或阴道排液症状。对年轻的女性,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长时间闭经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千万不要觉得月经失调无所谓,围绝经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则也不要抱有“更年期快绝经了,这样很正常”的心态。绝经后的女性如果阴道又出血,也不要以为自己又年轻了。这些症状都是疾病的预警信号,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即可在疾病早期得到诊断治疗,从而获得良好的预后。那么,哪些人群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比较高?首先是年龄因素,多发生于老年妇女,中位发病年龄为53岁,其中50岁以上的患者占三分之二。40岁以下发病者仅占5%~10%,但有低龄化倾向。由于其发病与雌激素长期刺激子宫内膜而无孕激素保护有关,因此以下的人群为高危人群:年轻的长期无排卵的患者(表现为月经稀发,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显著增高。初潮早、绝经晚的女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大量研究显示肥胖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比正常体重者高40%以上。长期使用雌激素的患者:比如乳腺癌患者术后给予他莫昔芬治疗也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此外,有卵巢癌、乳癌、非息肉性结肠癌综合征家族史者的女性,这是因为约5%的子宫内膜癌与遗传因素有关。“子宫内膜癌发病危险因素多、范围广,并且各因素之间存在交叉作用,但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可对子宫内膜癌进行一定的预防。如果患子宫内膜癌,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疾病预后也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预防和尽早发现子宫内膜癌?首先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其次,若出现月经紊乱、长期月经稀发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情况,及时就诊;再者,重视正规的激素替代治疗、糖尿病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而一旦诊断为子宫内膜癌,也不必“谈癌色变”,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癌前病变和早期内膜癌患者,对于符合保留生育功能的条件者,不再“一刀切”,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保子宫,病变逆转后辅助生殖促进生育的作用。对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则以手术治疗为主,而目前腹腔镜微创手术也能达到传统开腹手术同样的效果,病人创伤小,恢复更快。
医院妇科
医院妇科是以中医妇科为特色、中西医并重的临床科室,拥有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严谨、责任心强、高素质的医护队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0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1名、硕士研究生1名、住院医师1名,主管护师2名。
科室设有门诊、病房、中医特色治疗室,开放病床34张,配备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德国进口woif腔镜,百克钳,超声刀,微波治疗仪、数码电子阴道镜、妇科高频电波刀(B即LEEP刀),液基细胞薄片制片系统等。能规范治疗各类急慢性妇科炎症、不孕症、月经不调、闭经、围绝经期综合症、妇科肿瘤(包括卵巢良恶性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疑难病症,应用宫腔镜技术进行宫腔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开展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盆底子宫脱垂手术;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开展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宫外孕手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剥除术及腹部无切口子宫切除术等微创手术。特别是在关铮教授带领下,已开展腹腔镜下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广泛性子宫全切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等。
科主任李连芳
科护士长吴丽君
科室副主任刘春芳
主任医师郝淑莲
副主任医师李环芝
副主任医师赵淑娜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王芳芳
副主任医师贾琳琳
主治医师徐晓莉
主治医师李盼盼
住院医师冯雪景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