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子宫炎的综合防治技术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挂号多少钱 http://m.39.net/baidianfeng/a_9083828.html

子宫炎指子宫内膜、内膜下腺性组织和子宫肌肉层均发生炎症。其常发生在产后15天内,临床表现为:从阴道排出恶臭分泌物、体温高(39.5C°以上)、食欲下降、奶量减少、直肠触摸感觉子宫体积增大,子宫壁增厚,同时子宫复旧过程减缓,但一般不会引起死亡。产后急性*血性子宫炎(actutetoxicpuerperalmetritis)是产后子宫炎最为严重的一类,如不适时适当积极救治,经常会造成患牛死亡。

子宫炎是奶牛生殖疾病的常见病,发病率高达20%~40%,占不孕症的70%左右。奶牛患子宫炎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或胚胎早期死亡,延长了产犊间隔,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降低了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奶牛业的发展。

1病因

1.1病原微生物 

病原性细菌在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坏死杆菌、绿脓杆菌、生殖器杆菌、嗜血杆菌等,但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引起牛子宫内膜炎的细菌种类和各种细菌所占的比例不同。

病原性真菌如念珠菌、毛霉菌、酵母菌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支原体能致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及输卵管炎;导致牛死胎、流产、不孕及其他生殖道机能障碍的病*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性腹泻、副流感3型及肠道病*等。

1.2 感染途径

1.2.1外源性感染 

即病原微生物经阴道和子宫颈进入子宫内而感染。胎衣不下、难产、阴道和子宫脱出、产后子宫颈开张和外阴松弛,输精、助产时器械或手臂及母畜外阴部消*不严,阴道炎、子宫颈炎等都为病原微生物侵入子宫内创造了条件。其中胎衣不下和难产是引起子宫感染的主要原因。

可能因素

结果

中性细胞功能中断;大肠杆菌和化脓杆菌侵入;给与孕酮或糖皮质激素;*体形成较早;牛体、产栏及牛舍环境较差。

子宫内在局部免疫力下降。

死产、双胎分娩、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复旧迟缓。

子宫损伤。

低血钙症、酮血症、能量负平衡、微量元素缺乏。

子宫内在局部免疫力下降。

表1造成产后牛罹患子宫内膜炎的可能因素

1.2.2内源性感染 

即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母牛分娩时产道损伤、产后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迅速繁殖或通过淋巴及血液进入子宫而表现出致病作用。

1.3诱因 

饲养管理不当,日粮营养价值不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缺乏或不足,矿物质比例失调时,母牛的抗病力降低,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内分泌失调尤其是FSH、LH、P4和E2等分泌紊乱,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一个重要诱因。

2产后各阶段子宫炎的类型及其发病特点

2.1产后早期(产后20天以内)

多为急性子宫炎,发病时间通常在产后5~6天,而最危险的感染期是产后第一天。其发病特点是:子宫颈开张,微生物易于侵入;胎衣不下及恶露滞留是微生物大量繁殖的良好环境;子宫阜组织的损伤有利于微生物从子宫内膜创口扩散到机体;产后母牛抗病力下降,卵巢缺乏活性,生殖系统局部组织抗病力明显减弱。

2.2产后中期(产后20~40天)

多为慢性子宫炎,这一阶段的炎症多为产后早期急性炎症转化而来。这时奶牛已处高产泌乳阶段,营养处于负平衡,体质消瘦,易于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干扰产后生殖机能的恢复过程。虽然使炎症病程局限化,部分恢复差的病牛常由于炎性细胞的大量渗出,在子宫腔内积聚炎症渗出物,由于卵巢活动产生雌激素的作用,子宫颈管松弛开张,不时排出炎性产物。

2.3产后晚期(产后40天以后)

此期子宫炎可根据卵巢机能恢复时阴道内流出分泌物性状,结合触膜子宫性状分为三个类型。

2.3.1隐性子宫内膜炎,发情时流出粘液比正常发情粘液稀薄,粘性弱,且不透明。子宫形态、收缩正常。

2.3.2卡他性子宫炎,分泌物混浊或含有絮状物,小脓点。子宫角粗,子宫壁增厚松软,收缩性微弱。

2.3.3脓性子宫炎,分泌物白色、*褐色,呈脓性。子宫肥大而软,无收缩反应。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