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薯蓣丸加减治疗慢性鼻炎咽炎一案 [复制链接]

1#
治白癫疯办法 http://www.ykhongye.com/

某,男,41岁。

年8月16日初诊

主诉:鼻腔、咽部、双眼瘙痒一月余。

现病史:患者诉自小有鼻炎病史,每年秋冬天容易发作,本次发作一月有余,在外服用中药、输液后仍无好转,半夜鼻塞明显,晨起口苦,咽喉干,痰多,色白,大便硬,小便*,泡沫多,3-4点容易醒,晨不欲起,晨起痰白量多,口苦,头晕,乏力,六脉弦细偏涩,舌质淡红胖苔薄白。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阴阳明合病,予以薯蓣丸合平胃散加减4剂

年10月14日二诊

患者诉上药服药2剂后瘙痒已无,自行停药,国庆期间外出游玩,受凉后上诉症状有复发之势,遂把剩余2剂药喝完,又觉神清气爽。

上一篇《薯蓣丸加减治疗子宫内膜薄一案》我们详细论述了薯蓣丸治疗妇科的方义,实际上薯蓣丸稍微加减,临床上不管外感内伤皆可左右逢源,其方如果立足于中焦太阴阳明,可虚可实,可表可里,为什么是这样呢?

《*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有言:

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接着又说了传遍的规律:

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为什么是这样呢?

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

真是应了《道德经》的那句话: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陈六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