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期长,经期量大血崩,试试艾灸特效穴 [复制链接]

1#

经血过多,崩漏,只需艾灸三个穴

经期量大、血崩、经期拖拖拉拉多天不止的问题一直是很多女性的困扰,通过各种手段效果不甚理想,今天我们就分享一下艾灸的调理思路。

脾不摄血、肝火旺盛、脾经郁结、悲哀过度、忧郁盛怒、强力操作等等都可导致以上问题的产生。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要以止血为第一要务。

灸隐白、大敦、百会这三个穴可帮你解决问题。

子宫大量出血者,称为血崩。其原因甚多,《素问》曰:“阴虚阳搏为之崩”;《医学入门》云:“妇人阴中忽然暴下血,如山崩然,谓之崩中”;张石顽曰:“崩之为患,

皆因脾胃虚损,不能摄血。或肝经有火,迫血妄行。或怒动肝火,血热沸腾。或脾经郁结,血不归经。凡此皆足以造成血崩也。

”此外,复有悲哀过度,忧郁盛怒,强力操作,误食热物,妄事坠胎,闪跌受伤,均足以损害冲、任成血崩之危症。

隐白穴

隐白穴出自《灵枢本输》,是足太阴脾经的第1个穴位。隐,指藏,该处的皮肤常隐,而肉色白,故名“隐白”。

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开0.1寸,红白交处。

隐白穴为足太阴脾经的井穴,具有健脾和胃、益气摄血、宁神定志、调经回阳的作用。隐白穴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止血,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症状,隐白穴都能有效的缓解。

临床当中隐白穴多用于治疗月经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癫狂、多梦、惊风、昏厥、腹满腹胀、胸痛、呕吐、泄泻、流涎等病症。尤其对于治疗女性经期太长、经量过多等问题,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大敦穴

大敦穴属于肝经,是肝经的井穴,位于大脚趾外侧,趾脚旁开0.1寸处(约2mm)。

大敦穴具有疏肝治疝,理血,清神的作用,艾灸这个穴位,能帮人赶走焦躁情绪,使人头脑清晰,眼睛明亮,对于气郁不舒引起的妇科诸症,如痛经,崩漏,以及尿血,疝气,胁痛,缩阴,阴中痛,小腹痛,畏寒等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百会穴

百会位于头部之巅顶,为诸阳之会。对猝倒晕厥,子宫出血等症,能应手而愈者,即“陷者举之”的功效,故亦为起死回生之第一要穴。

虚症类型的出血症,都可以通过灸百会达到升阳举陷,补气固脱的作用,对于止血有很好的作用。

经期长不要愁,一个穴位灸起来

女人和男人比就够繁琐的了,可是来月经有时候偏又节外生枝,10多天还不走,特别是夏天又捂又闷热,不仅瘙痒不舒服还增加贫血、妇科感染、炎症的机率。这也许是夏季妇科炎症高发的原因吧。

最标准的月经周期为28天,推后提前1周,基本正常;月经行经时间3-7天,10多天绝对是经期延长无疑,是不正常的。经期延长可见于血液病、肝炎、肾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肥大、功能性子宫出血或者因为上节育环等原因。

中医称这种现象为“崩漏”,量少为漏,量大为崩。中医认为与情志不畅,肝失条达,肝气横逆,气机逆乱,肝藏血功能失常有关。对于“崩漏”有个非常有效易于操作的方法:艾灸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足大趾靠第二脚趾侧甲缘后0.1寸。大敦为肝经井穴,疏肝理气作用最强。肝藏血,又主疏泄,所以能治月经病。女子以血为本,经血的调节与肝的功能关系密切,若肝气郁结则调节血液的功能失常,则月经不调;若肝气失于疏泄,气机不畅,淤血凝结则血滞经闭;若情志不畅,藏血功能失常则可出现崩漏。大敦为肝经井穴,配五行属木,具有疏理肝气功能,故可用于治疗肝郁引起的妇科病。

艾灸方法:

月经经期延长无论医学诊断是病理性的还是功能性的,艾灸一次经血会明显减少,一般点滴出血那种多数人艾灸一次就没有了,出血量大的艾灸一次血量也会减少至少一半,最多艾灸3次就清清爽爽了。

但是女人不可以太懒图利索,违反月经规律,在月经前3天就艾灸大敦穴。一般要在月经第5天后,经血中没有血块,颜色比较鲜红或粉红色或点滴出血,才可以使用艾灸疗法送走月经。

大敦穴对于女人更年期心慌、出汗、情绪不稳、失眠症状也有一定缓解效果;对于晚上睡不着,早上起来没精神效果也不错;对于高血压效果也不错呢。方法也很简单,艾灸一下大敦穴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