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冬/病/夏/医
三伏至
中医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叫做三伏
暑气升
中
国
传
统
养
生
冬病夏治,就是冬天好发的疾病,在夏天(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发作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是中医“治病求本”法。“冬病夏治”的“三伏贴”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
壹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就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体内阳气也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拔罐、敷贴治疗,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从而增强身体抗病能力,提高健康水平。
贰
适应哪些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体虚易感冒、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疾病。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腹泻、胃脘痛、慢性腹泻、慢性胃肠炎、厌食、消化不良。
3.疼痛性疾病:颈肩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症、增生性关节炎、痛风等。
4.儿科疾病:气管炎、肺炎、哮喘、小儿体虚易感冒、咳嗽、鼻炎、小儿厌食、小儿积滞;
5.妇科疾病:痛经、子宫内膜移位症、子宫腺肌症、慢性盆腔炎(寒性)、产后身疼等。
6.男科系统病症:前列腺炎、遗尿、遗精、夜梦多。
7.虚寒性、体质调理:怕风、怕冷、易感冒、易疲劳。
叁
“冬病夏治”三伏贴
01禁忌疾病?
皮肤有创伤、有溃疡、对药物及敷料成分过敏、发热、血液病、严重心脑血管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患者不适合敷贴治疗。
02贴三伏贴的时间
年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至8月24日结束,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
伏前:7月06日-7月15日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04日
加强:8月05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伏后:8月25日-9月04日
贴敷时间:08:00-17:30
03贴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敷贴对象为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2、敷贴时间:成人6小时,儿童1-2小时;
3、治疗期间忌烟酒、生冷、辛辣、油腻等;
4、治疗后2-3小时内不可洗澡和游泳;
5、注意观察敷贴局部皮肤有无破损、过敏等;
6、根据个人体质差异,部分患者贴后局部皮肤会出现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刺痛、瘙痒,此属正常现象,不影响疗效,一般不必特殊处理,但忌抓挠或沐浴揉搓。若反复出现红疹甚至水泡,此为不良反应,不可随意处置,应及时就医,防止感染。
-END-
图文
中医科
编辑
王婷
审核
张艳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