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胚胎这么好,却没有怀孕?”如果所有生殖专科的医师将日常门诊听到的患者问题列一个排行榜,这个问题基本都能进入三甲之列,但是这么一个常见的问题,往往又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历尽数月生理心理的磨炼,终于走完试管婴儿的全过程,胚胎移植的时候医生又告知胚胎的“质量很好”,然而满怀期待等来的“开奖”的结果却是一盆冷水,极度失望之余未免有很大的困惑与质疑。然而带着这个问题来到门诊,短短几分钟,医生的两三句话,却往往不能给出满意的答复,反而可能增加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更有甚者,如果受到其他来源于网络、“病友”的片面信息的影响,舍本逐末,进行很多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则更是会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导致“过度医疗”的发生。因此,在这里我们尝试尽量用大家都看得懂的语言,花点时间来解释一下这个“不容易解释清楚的问题”。
事实上,胚胎”质量好”并不等于成功妊娠。打个比方,对于种庄稼,要想获得好的收成,种子、土壤和播种时机都非常关键。同样地,对于试管婴儿术,成功妊娠不仅需要正常的胚胎,良好的子宫环境和内膜的容受性同样重要。以下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谈谈:首先,胚胎是决定妊娠结局的最重要的因素。绝大部分的失败案例主要还是胚胎本身问题所致。其实正常夫妇自然受精产生的胚胎中,只有约30%可以发育成正常的胎儿。异常胚胎包括染色体数量结构异常、基因致病性变异以及表观遗传学改变等,这部分约70%的异常胚胎会在自然妊娠的各个阶段被淘汰,具体表现为未着床,生化妊娠,流产等,少部分存活者也存在各种出生缺陷。因此可见,高比例的异常胚胎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特有现象,而由试管婴儿术,也就是体外受精产生异常胚胎的概率也是类似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好”胚胎。一般而言,早期胚胎的评估依据主要还是不同阶段的形态学指标,例如原核个数与形态(第一天),卵裂球数目,大小均匀度以及异常分裂碎片的比例(第2-3天),囊胚的分期以及滋养细胞层和内细胞团的评分(第5-7天)等。据此评出胚胎的等级,比如常见的2PN、8a、4BC等,由此以便于临床医生和胚胎学家进行胚胎的评估和选择。但是,研究结果发现,即使是顶级的囊胚,活检结果也可能是异常胚胎。由此可见,所谓“质量好”的高等级胚胎并不一定就是正常的胚胎。其次,各种子宫内膜环境问题也是造成着床失败或者胚胎早期丢失的原因,常见包括宫腔操作(例如人工流产,清宫等)造成的宫腔粘连,内膜损伤、慢性子宫内膜炎、内膜增生性疾病、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腺肌瘤以及子宫畸形等。而以上各种病变,大多可以通过超声、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发现,必要时,宫腔镜检查+内膜活检是诊断宫腔病变的金标准[1]。第三个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是内膜的容受性。通俗来说,每个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都只有一小段时间是允许胚胎植入的,称为“种植窗”,而只有胚胎发育与种植窗的开放保持同步,才能在合适时间内让宝宝顺利在妈妈子宫内安家。在自然排卵周期中,一般情况下这个过程是同步的,但是在促排卵周期中,因为多个卵泡同时发育,体内的雌孕激素水平是超生理状态的,可能会导致种植窗开放与胚胎发育不同步,造成植入失败。此外患有其他一些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能导致种植窗开放与胚胎发育不同步,这是不孕的潜在因素之一。除此之外,一些自身免疫疾病或先天缺陷导致的血栓前状态也可能导致胚胎种植失败或妊娠丢失[2]。由此可见,胚胎移植的成功与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好的胚胎是必要的,但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妊娠失败。在这里,给未获得妊娠的孕妈们一些建议:
1.首先可以直接咨询自己的主治大夫,避免其他渠道信息误导;
2.在无特殊病史情况下,不建议两次以下移植失败的患者去做其他检查,最可能的原因还是胚胎本身的问题;
3.对于反复着床失败的患者,宫腔镜+内膜活检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宫腔病变,子宫内膜下血流检测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4.不建议没有明确指征的患者随意滥用抗凝治疗与免疫调节治疗。
参考文献:
[1]冯燕.宫腔镜检查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6():-.
[2]谭小方,丁家怡.血栓前状态在胚胎反复种植失败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