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原创三十几年没来过月经的她,竟然怀孕
TUhjnbcbe - 2021/3/30 23:57:00

大家好,医院生殖科的主治医师罗薇薇。

这一天,我的诊室里出现了一位特殊的患者。

初见患者

“罗医生你好!”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像平常一样,面对初诊的患者,这是我常说的第一句话。从外观判断,我面前的这位姑娘没有什么异常,面容清秀,眼神真诚。

“医生,我没有月经,我想来看看我要孩子有希望吗?”

“没有月经?是一直没来过月经,还是说,曾经来过,但是现在没有了?”

经过我详细的问诊,大致地了解了她的情况——这位患者名叫肖艳(化名),今年34岁,从青春期开始,她从来没有建立规律月经。曾经她通过激素替代治疗,偶尔会有激素撤退后的“月经”,但是不吃药,又不会来了。而且,她已经结婚3年了,夫妻生活正常,却一直没有怀孕。

我问她:“你确定你从来没有来过月经吗?”

她回答:“好像来过一次,但是只出过一点点血丝,我不觉得那是月经。我在我们县城看过,那边的医生说我可能是卵巢早衰。”

根据她的描述,所谓的“一点点血丝”确实不算是规律月经,所以我们可以给她下“原发性闭经”这个诊断,它是指: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在妇科临床上,闭经还是很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但比较常见的是继发性闭经,也就是——已建立规律的月经周期后,停经超过6个月或既往3个月经周期。

她同时符合“卵巢早衰”的诊断吗?

我告诫自己,不能被别人的诊断牵着鼻子走,要学会独立思考。所以,这时候我脑子里一下子蹦出来了很多可能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不敏感综合征?特纳综合征(Tuner综合征)?先天性无子宫?生殖道畸形?……

我第一个考虑到的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它是继发性闭经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但是在原发性闭经确实少见。虽然少见,但是不代表没有,所以,它还是纳入了我的考虑范围。科普一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之一,也是引起育龄女性继发性闭经和无排卵不孕的主要原因。接下来就要根据给她的检查来进一步判断了。

结束了对肖艳的问诊之后,我给她做了妇科检查,发现她的性毛分布茂密,女性的第二性征发育正常,而且身材中等,没有特殊外观,所以我又排除了“特纳综合征”的诊断。

科普再来一波:特纳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疾病,它的形成原因可能是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不分离,致合子形成时缺失一条X染色体,此类患者多数有原发性闭经。卵巢不发育是本征患者主要病变,且伴有特征性体征,如身材矮小、蹼颈、肘外翻等。

体格检查结束后,接下来,就是辅助检查了。我给她开了性激素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子宫附件彩超。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原来真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那就好办了,该病症在生殖科非常常见,对于它的诊治,我们具备相当的经验。比起最开始怀疑的“卵巢早衰”,简直好对付多了。

我对肖艳说:“放心,咱们的卵巢好好的,没有衰,她只是偷懒了,我们一起让她重新工作起来!”

这时候,一直愁眉不展的肖艳,脸上终于绽放了笑容。

对症下药

根据她的B超和性激素的结果,我给她开具了相应的药物,让她激素撤退后来一次月经。因为她长期没有月经,子宫有些偏小,且内膜不均匀,所以我给她开具了1盒短效避孕药,调节月经周期。

再次科普:短效避孕药中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它的作用除了避孕,还能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保护子宫内膜、调整月经周期,通过降低卵巢产生的雄激素改善多毛和(或)痤疮。且在辅助生殖中有广泛应用。

(短效避孕药)

肖艳来第二次月经时,我让她经期干净后几天复查B超,提示内膜回声仍然不均匀。之后我把患者交给我们的妇科医生,给她做个宫腔镜检查并行诊刮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子宫内膜炎。

经过半个月的抗炎治疗,等到她来了第三次月经时,我给她开了促排卵的药物,经过一个周期的促排治疗,她成功怀孕了。

总结来说,肖艳还是很幸运的,因为她没有讳疾忌医,医院。但是可能还有千千万万的“肖艳”还在迷惘之中,这就需要我们生殖人不懈的努力,把女性生殖健康科普送进千万家。回顾她的既往,她来自一个小山村,那里信息相对闭塞,经济相对不发达,人们对自我健康的保卫意识不够。所以,她对长期没有建立规律月经的情况,没有予以相应的重视。但是要知道,长期闭经不仅会带来不孕、生殖内分泌异常、心理问题等等问题,它还是女性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所以,医院结束最后一次胎儿彩超检查的时候,我提醒她:“你哺乳期结束后,一定要注意,不能放任月经不来,我们可以利用激素替代疗法让自己保持月经。”别被“激素”二字吓到,这里的激素是守护我们女性健康的卫士。

所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三十几年没来过月经的她,竟然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