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0时至4时,辽宁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治愈出院病例。
截至4月19日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含境外输入97例),治愈出院例,死亡例,在院治疗1例(为境外输入)。目前,尚有例境外输入无医院隔离治疗。
信息来自辽宁省卫健委
医院
现已开通线上咨询问诊
发了热,去医院怕被交叉感染?为抗击新型冠状病*肺炎,医院联合辽阳市卫健委开通了新型冠状肺炎病*互联网免费图文问诊服务,让辽阳市居民足不出户便可进行线上咨询,医院交叉感染的几率。
我是居民我要问诊
戳图了解
↓↓↓
今日科普
癌症都爱一个字,你一定要远离!癌症
一个让我们谈之色变的词语
说起癌症,有很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死亡!
于是,我们想方设法地排除身边所有
可能致癌的东西!例如:
甲醛超标?不行!
食物发霉?不吃!
酒精致癌?赶紧戒
……
但是还有一个因素,它同时被多种癌症喜欢
并且很多人身上都存在
并且根本不被大家所重视
那就是“胖”!
胖怎么会和癌症扯上关系呢?
肥胖的人脂肪比较多,脂肪是能量储存库。脂肪组织是复杂,必要且高度活跃的代谢和内分泌器官。当脂肪组织,尤其是内脏脂肪组织过多时,就会带来很多改变。比如:
肥胖的人经常患有慢性低水平的炎症,它会随着时间的积累引起癌症。以胆囊癌为例:肥胖容易引起胆结石,胆结石是慢性胆囊炎的特征,继而是发展为胆囊癌的元凶之一。
脂肪组织还会产生过量的雌激素,而高水平的雌激素会增加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其他一些癌症的风险。
肥胖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升高,高水平的胰岛素可能促进结肠癌,肾癌,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展。
俗话说:腰越粗,命越短,除了整体的超重,腹型肥胖和癌症风险更息息相关。
腹型肥胖的典型特征就是肚子大,腰围大于臀围,四肢较细。
他们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肚子里的肝脏、胰腺、胃肠道等器官周围和内部。
《美国癌症学会期刊》亦对腹型肥胖提出警示:腰围每增加10厘米,患食管腺癌的风险会增加34%。
肥胖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感觉丑爆了,穿不上好看的衣服,更可怕的是会招来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
不仅如此,据调查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度肥胖与13种癌症存在密切关联,它们是:口腔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胆囊癌、肝脏癌、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脑膜癌、前列腺癌和肾脏癌。因此,保持健康的身材,也是每个人的必修功课。
怎样才算胖?两个小办法,看你胖不胖!
首先,用体质指数(BMI)来判断胖瘦,是简单、常用的方式。量一下自己的体重、身高,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算出的数,就是BMI。比如,体重50公斤,身高1.6米,那么BMI就是50÷1.62≈19.5。
针对中国人的体型:小于18.5为体重过低,18.5~3.9为体重正常,4~7.9为超重,8以上为肥胖。
另外,腰围测量也很重要。统计显示,即便是体质指数在正常范围的人,仍有约14%是腹型肥胖。
按照目前的标准,如果成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就算是迈入肥胖界了!
导致我国肥胖人群迅速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近些年,我们的饮食习惯越来越西方化、快餐化,大量高油高脂饮食,再加上久坐、少动,导致脂肪在体内慢慢堆积。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也是导致肥胖的因素之一。此外,遗传与环境因素,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药物性肥胖,肠道问题等也是导致肥胖的因素。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一个非常有效且花钱很少的方法就是迈开腿管住嘴,赶紧行动起来吧!
减肥没有捷径,少吃多动是个好方法。饮食一定要确保少盐少油,做到均衡、种类多样。快走、游泳、跑步、骑车等是较好的方式。
对于体重过大的肥胖者,一次持续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为了减轻膝关节负担,迈开腿也可以选坐位和卧位肢体运动。
在生活细节上下功夫生活细节也有助于减肥,比如吃饭时每口嚼15至0下,细嚼慢咽不但能帮助肠胃消化,还能产生饱腹感,让人更容易感觉到饱。
注意进食顺序,饭前喝汤,接着吃菜,再吃饭,尽量用热量较低食物填饱肚子,就不会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
说明:仅用于科普,无商用性质,如有侵权,请告知。
本文来源:熙心健康公众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