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奶牛分娩期应注意的方面及饲养管理要点
TUhjnbcbe - 2021/12/22 17:22:00

作者简介:

肖喜东,男,汉族、南阳市宛城区人,出生于年11月,本科学历,高级兽医师职称,长期从事基层兽医技术服务工作。

1、奶牛分娩前要做好接产准备工作

1.1、根据母牛配种日期计算奶牛预产期。在奶牛分娩预产日期到达前2周准备产房,消*产房并铺上柔软的垫草。

1.2、准备好接产器械、消*药和产科绳等物品器械。

2、观察母牛动态,注意分娩前征兆

2.1、母牛临产前4周开始,监测并记录体温变化,据体温变化判断母牛是否临产。母牛一般在临产前4周体温逐渐升高,在分娩前7~8d体温升高到39.0~又会下降0.5~1.2℃。

2.2、注意观察母牛乳房及乳房水肿。产前2周到一个月左右乳房发育变化明显,并多在产前1~2周发生水肿

2.3、观察母牛尾根部变化。奶牛分娩前1~2周开始荐坐韧带软化,产前24~48h母牛尾根两侧凹陷。

2.4、观察母牛腹部变化。妊娠牛到妊娠末期,腹部尤其是右腹部向横向膨大突出,到临近产前横向突出消失,腹部转向下垂。

2.5、观察母牛外阴部和粘液变化。在分娩前一周,母牛阴唇松弛,肿胀,阴道粘膜潮红,临近分娩时从阴道中流出透明的粘液。

2.6、观察母牛行为。临近分娩时,母牛活动困难,起立不安,尾高举,回望腹部,常作排尿姿式,排尿次频,食欲减退或停止。

3、母牛的分娩过程。母牛的分娩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3.1、开口期。又称准备期,一般平均为2~6h。此期内分泌机能发生变化,*体激素减少,分泌催产素。母牛表现不安和阵痛,子宫发生微弱的间歇性收缩,将胎儿推入子宫颈。

3.2、产出期。0.5~4h,母牛不安加剧,时卧时起,背弓努责,子宫、腹壁发生强烈收缩,收缩时间长,间歇时间短。经多次努责后,胎囊由阴门露出,10~20分钟后羊膜破裂,然后胎儿前肢和头都露出,再经过强烈努责将胎儿排出。若是双胎,第二个胎儿约在第一个胎儿排出后20~分钟排出。

3.3、胎衣排出期。胎衣在胎儿娩出后5~8h左右排出,最长的12h,若超过12h胎衣仍未排出,按胎衣不下处理。

4、加强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维护奶牛顺利生产

4.1、在母牛产前两周开始,逐渐增加精料喂量,对分娩前15d内的奶牛,要实行低钙低盐日粮饲养,使奶牛日粮中的钙质含量减至平时饲喂量的1/3~1/2。这种饲养方法可使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中转移,有效防止奶牛产后瘫痪症的发生。

4.2、奶牛临产前应补充维生素A、D、E等多种维生素,防止胎衣不下。分娩后,应迅速让母牛站起,喂给温热足量的盐水麸皮汤(即麸皮1.5kg,食盐g,加37~40°C温水调制而成),对乳房加强按摩促进乳房消肿。

4.3、当奶牛临产征兆出现时,及时接产护理。牛犊产出后,先用干净的毛巾或棉布擦去犊牛口、鼻的黏液以防犊牛吸入,然后擦干全身。在断脐处用5%碘酊充分消*,并对犊牛称重,编号,加强护理。

4.4、产后3d内以饲喂优质干草为主,每日补充精料1~3kg,产后4d以后逐渐增加精料,每日增加1kg左右,至产后8d,日粮可达到泌乳牛的饲养标准。

4.5、产后15d内即围产后期是母牛恢复体况的关键时期,一定要精心饲养、细心管理,一般在产后15d左右母牛身体即可康复,恢复正常的食欲和消化功能,乳房消肿、恶露棑尽。15d以后可调出产房转入大群饲养。

5、注意防治奶牛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

奶牛生产过程中易发生难产、子宫脱出、胎衣不下和产后子宫内膜炎等产科疾病。在分娩过程中,胎儿不能顺利娩出既视为难产;若产后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甚至阴道的一部分脱出阴门之外即为子宫脱出;若产后12h以上胎衣仍未完全排出既视为胎衣不下;若产后出现子宫粘膜的粘液性或化脓性炎症,致使从子宫排出粘性、脓性、恶臭分泌物既视为产后子宫内膜炎。

??5.1、难产的防治措施

引起难产的原因有母牛因素和胎儿因素两类。母牛产道异常、分娩无力和胎儿异常、畸形、过大、胎位不正等是难产的主要因素。防治措施如下:

(1)加强孕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合理运动,定期检查,进入围产期后要有专人管理,日夜监护,出现临产征兆及时接产。

(2)针对难产的原因及时采取激素治疗、矫正胎位、人工牵拉等助产措施。

(3)必要时采取剖腹产手术处理。

??5.2、子宫脱出的防治措施

(1)加强母牛围产期饲养管理和产后护理,注意观察。如发现子宫脱出,应尽早送回子宫,并注入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

(2)手术整复法。先用0.05%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子宫,然后用2~3%明矾溶液清洗、收敛子宫,实施手术整复。

??5.3、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适当运动,合理补钙、补糖。产前15d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10ml/次,可有效预防母牛胎衣不下。

(2)药物治疗,可注射催产素(缩宫素)、垂体后叶素、乙烯雌酚等激素药物促进子宫收缩、排出胎衣;也可子宫内灌注或静注浓盐水刺激排出;另需宫内注入或静注抗生素类药物防治感染。

(3)手术剥离。若母牛产后2~3天胎衣仍未排出,应采取手术剥离,剥离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子宫2~3次,最后宫内注入抗生素类药物以防感染。

??5.4、产后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

(1)加强对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和产后护理,营养全面、均衡,运动量要充足。防止胎衣不下、难产、子宫脱出等产科疾病,处置时要严格消*,避免造成产道损伤或病原微生物感染。对患有胎衣不下、子宫脱出等产科疾病的奶牛要及时处理,防止继发子宫内膜炎。可在产后饮益母草红糖水或投服益母宫康净药物预防。

(2)对于急性子宫内膜炎在围产期有临床表现的应及时治疗,避免转为慢性。可用5%~10%氯化钠注射液或0.1%~0.3%高锰酸钾溶液或0.1%复方碘溶液等冲洗子宫或宫内注入抗生素、全身抗菌消炎治疗等。

(3)肌注子宫收缩的药物如缩宫素、麦角新碱等。必要时配合中药补中益气、活血化淤有较好疗效。

转自奶牛微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先进养殖技术和理念,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有效性负责,如涉及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奶牛分娩期应注意的方面及饲养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