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收治了一位脑出血后右侧肢体失能患者,经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心四个月的中医治疗,现恢复正常生活机能,好转出院。
50岁的刘先生(化名)因为脑出血被送至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抢救,患者当时已经没有意识,右侧肢体也无法进行正常活动,医院神经外科,但一直神志不清,无法自主活动。考虑到患者还很年轻,又是家里的顶梁柱,患者家属不想因此放弃治疗。经过神经外科专家、中西医结合科主任邢皓颢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决定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为患者提供进一步的治疗。
“我们接到患者之后,就协同神经外科一起诊治,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决定采用中西医结合并重的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邢皓颢介绍道,“一开始给患者针灸治疗时,他没有反应,也不知道针扎在那里。现在去扎针灸的时候,针刺结束取针时,患者可以精准的自己将针取下。经过我们四个月的中西医治疗,患者现在已经可以自己坐起来吃东西,吞咽食物,正常饮食。”
“我们已经做好了以后给他喂饭喂水,一直躺在床上的思想准备了,没想到他还能自己坐起来吃饭,真的太感谢邢医生了。”患者家属满心欢喜地说道。该患者在各方面基能稳定后转至康复科,经过康复运动后已好转出院。
据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在督灸治疗椎间盘突出方面也很有经验。面对不想通过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采用督灸方式为其治疗。
医院曾收治了一位31岁的椎间盘脱出患者,脱出部分近1厘米,患者很年轻不想通过手术治疗,但是无法自己起床的他不甘于此。在询问后,他找到了医院的邢皓颢主任,想通过督灸的方式,治疗自己的椎间盘脱出。治疗期间,他坚持每周一次到院治疗,配合普通针刺、药物灸及中药调节。经过一年时间的治疗,患者再次复查时,发现从严重的椎间盘脱出转变为椎间盘突出,原本脱出的部分髓核已经通过督灸治疗,被神奇地吸收了,能够恢复正常的肢体活动。
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心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和优势,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的诊疗手段,对患者进行预防、治疗、康复和全面调摄。在肿瘤治疗、消化疾病、妇科疾病、中医儿科等专业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特色诊疗项目
督脉大灸
“督脉大灸”又称铺灸、长蛇灸,是中医灸法的一种独特灸疗方法,“督脉”中医称之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本店“督脉大灸”运用邢皓颢主任独有方药加上好*金艾绒隔姜墙作用于督脉的灸法。
督脉大灸的作用及适应症
(一)灸法的作用
温通经络、祛湿除寒:可用治湿邪、寒邪所致疾患
引导气血:有提升中气或引气下行,可治中气下陷、肝阳上亢之证。
回阳固脱、补气固本:治阳气虚脱证。
行气活血、散瘀消肿:能治疗各种痛证和疖肿等。
(二)灸法的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反复感冒等;
关节疾病:颈椎病、腰椎疼痛、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症、盆腔积液、尿频等;
其他:阳虚痰湿易胖体质人群。
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急性损伤及发炎部位禁止温灸;
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
温灸后的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宜食用油腻生冷辛辣食物;
温灸后6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有助于排出体内*素。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小儿推拿一般适合0~6岁的儿童。
适应症及禁忌症
(一)适应症
吴师机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小儿推拿的治疗法则与内治法基本一样,谨守病机,以期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广泛应用于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等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二)禁忌症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范围广泛,效果良好,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使用,如下:
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
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等患者不宜推拿。
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
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影响疾病的愈后转归,故推拿疗法应由专业医师执行,且必要时需配合内治法协同治疗。
火罐
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酒精燃火的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作用及适应症
火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如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如腹痛、腰背痛、痛经、头痛等均可应用,还可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胃脘痛、眩晕等脏腑功能紊乱方面的病症。此外,如丹*、红丝疗、疮疡初起未溃等外科疾病亦可用拔罐法。
禁忌症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或有所移动,及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可用。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者,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亦不宜拔罐。
针灸
针灸包括两部分,一个是针,另一个是灸。实际上针有很多种针具,可以刺络放血,还可以用火针等,因此针灸治疗范围非常广泛。但针灸总体来讲,有调整和调和作用,能调节阴阳、调和脏腑,对机体起到一定调整和调节作用。如果机体处于偏盛状态,正确的针灸方式能让偏盛状态减低。如果是虚弱状态,针灸也能起到向上兴奋作用。所以针灸能调整阴阳、调和脏腑,对机体起到比较好的应激调整作用。
另外,除对机体整体调整作用以外,针灸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作用是对局部经络调整,尤其对于常见的经筋病,能起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比如常见的颈椎病、腰椎病、肩背肌筋膜炎,包括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网球肘等,以上偏于筋伤的疾病,是针灸非常好的适应症。如果不太严重,往往针灸治疗方式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针灸作用主要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对于疼痛性疾病、功能失调疾病、内分泌疾病、内外妇儿等都有广泛应用。
注意事项
针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一般没有特别禁忌,但仍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年老体弱患者主张适度针灸,尤其刺激量不能太大;
有一些特殊人群,包括孕妇,腰骶部是绝对禁忌进行针灸治疗,对囟门未闭婴幼儿,不能针刺头部;
在应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凝血功能存在障碍患者,特别要当心起针时要及时进行压迫。如果起针压迫及时,也不至于造成特别明显的出血;
一部分特殊患者其病症适合针灸,但是心理特别拒抗针灸,不是特别建议针灸治疗,可能会适得其反;
高度紧张的患者会产生肌肉紧张性的痉挛,对于这样的患者可以针灸,但是不要留针,防止其断针、折针等情况。
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咨询、联系
-、
科室介绍
本科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和优势,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的诊疗手段,对患者进行预防、治疗、康复和全面调摄。全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建设合理,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科室。为满足广大病员的需求,现开设有专家门诊、普通门诊等。
一、肿瘤治疗: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综合治疗肿瘤,提出“整体调节、综合疗法贯穿于肿瘤治疗全过程”的理论,主张“晚期病人坚持以人为本、带瘤生存”,取得了显著疗效。开展中药配合介入微创疗法治疗各期肝癌。不仅可以减轻介入化疗后所产生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而且还可以增强抗癌作用。采用多途径给药,将中药内服与直肠滴注相结合,综合治疗消化道肿瘤,特别是晚期病人,进食困难,或者合并肠梗阻,无法进食,利用直肠黏膜的吸收作用,发挥药效。运用中医药多种疗法治疗癌性疼痛,采用内服中药,针灸治疗,自制药局部外敷等,取得较好的疗效。
二、消化疾病:相继开展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急性胰腺炎、肠易激综合症、乙肝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治。在中药对乙肝的治疗上,主张中西医结合,既发挥西药抗病*强的特点,又发挥中药扶正清化、整体调节的优势,使患者全身症状和各项指标得到有效改善。在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等治疗上,提出应针对早、中、晚各期采取不同的治疗,重视扶正、清化、逐瘀药物的运用。
三、妇科疾病:坚持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辨证论治为核心的基础上,根据妇女生理、病理特点,运用补肾、健脾、疏肝和调理气血诸法,治疗不孕症、盆腔炎、附件炎、先兆流产、痛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结合中药外治法,如运用中药熏洗法,治疗外阴瘙痒、湿疹、肿胀等;中药外敷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回乳等;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腹部肿块等,大大提高了疗效。
四、中医儿科: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发挥中医药*副作用少的优势,特别是对小儿咳喘、腹泻、消化不良、疳积、厌食、小儿抽动症及提高免疫功能有较明确的疗效。
另外在以下疾病的治疗方面也形成自己的特色: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脑缺血、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早搏房颤、心悸、失眠多梦、不能平卧、胸闷气短、咽喉堵塞感、头晕脑胀、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说话无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麻木僵硬、尿频、腿肿、大小便时易犯心肌梗塞。
预约挂号
查看报告
在线缴费
淄博医院联系方式: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