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母猪饲料厂家--东立生物:感恩母爱,手把手教你打造泌乳优秀的“猪妈妈”!
饲养母猪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合格的断奶仔猪。母猪的繁殖性能不仅仅体现在提供断奶仔猪的数量,还很大程度体现在子代的育肥成绩。可以说,母猪的生产力就是一个养殖场的原动力。直接影响猪场的可持续发展和核心收益,养好母猪就是抓住了猪场的基础和未来。
今天我们就“哺乳期母猪泌乳障碍”这个常见问题来谈谈母猪的健康管理。
我们会从生产医学的角度,通过生产管理和病原微生物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在整个哺乳阶段,养殖场通常会遇到最多的两个问题:
1.奶水质量不好:主要表现为母猪奶水中营养物质浓度偏低或含有致病物质
2.奶水数量不佳:主要表现为母猪少乳或无乳
无论发生上述哪种情况,都会对母猪自身和哺乳仔猪带来重大威胁和影响。在现实的例子中,我们通常会面临母猪的淘汰或死亡,以及仔猪生长不良或死亡等不良后果。从病原微生物的角度致病性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是导致母猪产生乳房炎的主要病原,病原微生物入侵主要是经由乳房开口感染,临床上会出现乳房水肿,硬结,脓性乳汁等。母猪表现为以腹部趴卧姿势拒绝仔猪吸吮乳汁。
这些病原微生物同样可以由于接生不卫生感染母猪子宫,造成子宫内膜炎,导致猪发生全身症状,恶露、发热进而降低母猪的食欲,导致奶水不足。
降低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可以在上产房前对母猪进行温水洗浴以及在分娩前后对乳房、臀部与外阴部使用0.1%的高锰酸钾进行擦拭消*。
从生产因素的角度
很多因素与泌乳障碍具有相关性,我们举几个常见因素举例说明:
1、热应激: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的发病率因季节不同而不同。夏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特别是炎热高温的环境下病例较多。猪的散热性很差,对高温很敏感,夏季高温环境可以使猪呼吸频率增加,直肠温度升高,脉搏次数减少,采食量下降。
成年猪适合在20℃~23℃的环境下生活,猪舍内适宜的温度为15℃~18℃。当环境温度由18℃升高到28℃时,哺乳母猪的自由采食量下降40%,泌乳量下降25%。母猪产后泌乳障碍夏季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夏季高温减少了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分泌,使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减少,甲状腺活性降低,甲状腺素(T4)分泌减少。而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可直接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母猪乳腺的发育,终影响母猪产后的泌乳性能。
产房中任何时候都应该避免高热。如果母猪呼吸频率大于40次/分钟,那说明母猪感觉炎热,热应激的母猪采食量会降低,乳汁分泌减少。应该使用风扇和淋水装置来降温。如果温度达到27℃以上,可以采取水帘降温。
2.饮水量不足:
水是乳汁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直接影响母猪的采食量。饮水不足会导致母猪采食量降低,发生便秘,进而导致少乳,乳汁中含有内*素等不良影响。生产现场一般采用乳头式或鸭嘴式饮水器,饮水器高度的合理范围为76~cm,水压正常情况下,确保饮水器的水流量达到2.0升/分钟。定期检查水质,至少半年一次,有条件时每季度检查一次。每批转出后都要对水线和饮水器进行清洁、消*。
3.营养因素
母猪饲粮配置不合理,饲料单一,适口性较差;营养水平过低,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如维生素E和硒);饲料突然更换,饲料原料粉碎过粗或过细(过粗导致消化不良,过细导致便秘);饲料贮存不当导致发霉变质等,均可导致母猪营养不良、生理机能下降、内分泌紊乱和抗病力差、无乳或缺乳。妊娠母猪饲粮能量、蛋白质过高,饲喂超量,母猪过肥也容易发生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
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导致哺乳期泌乳障碍的关键性生产因素,使猪只受到的应激降到最小;针对病原微生物的层面,我们可以通过给猪只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此将猪场的损失降到最低。
特别强调一点
改善生产因素
才是解决养猪问题的根本途径!